首页

长靴踩踏

时间:2025-05-23 12:58:56 作者:昆仑万维面向全球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基于deep research的“AI版office” 浏览量:29354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陈溯)26日,2023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风云成就奖、风云人才奖颁奖仪式在中国气象局举行。

  根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章程》,经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终审公示,授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胡志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范天锡两位资深气象专家2023年度风云成就奖。

  胡志晋是我国著名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专家。他早期负责庐山云物理观测和催化试验,取得了系统的积云宏观和高山云微观资料。他创新提出云降水粒子比质量加上数浓度的微物理双参数模式,显著提高了模拟自然和催化过程的能力;创建了对流云及其催化模式,指出了减雹增雨的催化方法;提出了人工冰晶通过水汽的凝华长大、释放潜热促进云发展的人工增雨新机制和新方法。胡志晋创建的中尺度大气云分辨及催化模式,形成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为改进云降水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获得中国气象局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范天锡长期从事风云气象卫星工作。他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可行性研究计算机引进小组副组长,确定的计算机系统完全满足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要求。他负责建设的NOAA卫星定量资料处理系统,不仅是NOAA卫星资料的应用平台,也成为风云一号资料处理软件开发的平台。1987年,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建设成功,范天锡承担关键的资料预处理软件的研制,该系统一直稳定运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他执笔编写了《发展我国气象卫星的“九五”规划和后十年纲要》《我国气象卫星应用的“九五”规划和后十年纲要》等重要文件,为我国气象卫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上,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向两位获奖者表示祝贺,他表示,气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气象科技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胡志晋和范天锡是我国气象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对于推动我国气象相关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具有开创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协会开创性地设立科学技术奖,对激励气象科技创新、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气象科技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协会进一步发挥在推动气象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助力打通气象科技产学研用链条,为气象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表示,两位风云成就奖获奖者孜孜不倦,默默耕耘,坚韧不拔,为筑牢今天气象科技全面进步的基础贡献了重要力量。协会将一如既往发挥好气象领域全国性行业社会组织在气象行业科技创新中的推动作用,继续办好科学技术奖,通过奖励机制引领、激发广大气象工作者勇于突破、创新,努力为气象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生态环境。

  会议同期举行了2023年度风云人才奖颁奖仪式。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何文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周毓荃等8人获2023年度风云人才奖。

2023年度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风云成就奖、风云人才奖颁奖仪式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供图

  据悉,协会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指导下,从2016年起开始探索气象行业科技奖励工作。2020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正式设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在人才类奖项中,风云成就奖为个人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在我国气象服务科技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对气象服务行业科技事业和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并得到业界广泛认同的人物;风云人才奖旨在奖励在我国气象服务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对气象服务行业科技事业和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并得到业界广泛认同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目前已成功组织四届,先后共有8人获风云成就奖,29人获风云人才奖;期间还颁发了33项气象技术发明奖,85项气象科技创新奖。

  此次活动由中国气象局指导,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主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协办,华风集团提供支持。(完)

【编辑:孙静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黄金大热,但回收有“坑”

随着入春,赏花季也随之到来。游园、踏青,伴着市民的脚步,金华开发区“赏花经济”升温回暖,文旅市场春潮涌动。在金华开发区国际友城公园里,人山人海,暗香浮动,春意初现。334米长的樱花大道两侧,樱花竞相开放。一片片粉白色的花瓣上泛着丝丝“红晕”,还有一部分花骨朵立在枝头,酝酿着一场浪漫。过往的市民驻足拍照打卡,留下春天的美好记忆。

韩正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美国国务卿

2023年7月,恺英网络完成董监高换届工作,与此同时,独董占比提升至1/2,决策效率进一步优化。同年8月,恺英网络时隔5年首次披露分红派息计划,总派息金额超过2亿元,并在11月迎来了新实控人。据统计,2020年至今,实控人金锋累计增持11次,增持金额超15亿,并于今年3月提议2023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不低于1元(含税),以及在2024年进行超过2亿元的分红派息计划,两年来分红派息预计累计约6亿元,用真金白银与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进一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年度盛事、风云际会,2024阿拉善英雄会汽车之家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实力出圈

“考虑到孩子坐在轮椅上,校长决定让刘诗琦的教室固定在一楼。”刘诗琦的班主任黄爱兰老师说道,“当学校决定接收刘诗琦的那一刻起,我就主动请缨让她在我的班上学习。我已经当了28年老师,有信心给她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她一个温馨的班级‘家庭’。”

江西瑞昌:创新运输廊道节地技术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补齐民生领域短板。7省市的7家平台企业,试点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数百万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获得“新型工伤保险”;2023年底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规模超过500万套,“十四五”全国筹集建设目标将完成65%;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9亿人次,减少参保群众垫付1536.74亿元,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达19.39万家。

辽宁省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百胜被“双开”

|联播+|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马英九一行。东大厅巨幅座屏前,习近平总书记与马英九微笑握手。这是党的二十大后,总书记首次会见台湾同胞。

相关资讯
郑钦文夺生涯第三冠 全力备战巴黎奥运会

五是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打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系统。国铁集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要素全过程管控。建立健全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部际联席会议、“双段长”、护路联防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加强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为铁路安全运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深化铁路安全基础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2012年以来,国家铁路直接用于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累计近万亿元。广泛运用地震预警、防灾减灾等先进技术,加快构建高可靠的现代化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研发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形成机车车载安全防护(6A)、工务检测监测(8M)、供电安全检测监测(6C)、车辆安全监测(5T)、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信号集中监测、通信综合网管等专业综合监测检测体系,建成了自然灾害、异物侵限、地震预警等防灾减灾系统,确保了铁路安全持续稳定。2012年以来,我国铁路安全进入较为稳定的历史时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造成旅客死亡的责任行车事故,2023年中国铁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75%、79%,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铁路。

热门资讯